揭秘“蓝色经典”品牌成功之道!
- 更新时间:2016-12-29 09:24:03
- 4056
一个成功的品牌文化的塑造,一定是因为强烈地关注了消费者的自我。所以当谈文化的时候,首先要把酒这个行业放在一边,甚至把企业放在一边,最先关注的应该是消费者。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三个特点、一个机制、两个变化。
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在消费者的记忆中,往往认为一类品牌是在一起的。
消费者的这个自我的特点就要求企业必须去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但是这一点,在中国人尤其是酒行业里面做得并不是特别的好。
比如茅台、洋河、五粮液、剑南春等,这是一个品类,这个品类的品牌是在一起的。
还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一个犹太人在一个地方建了一个加油站,后来在它的加油站的旁边,出现了餐馆、酒店、商店,这就形成了一个生态,这是犹太人的做法。
但中国人却不是这样做的,如果有人建了一个加油站,他的生意很好,那么很多人就会在周边建更多的加油站。
这个实际上是一个段子,但是很遗憾,这个段子其实在生活中是每天都在发生的。
白酒行业的很多企业在宣传自己的时候,往往会说自己的品牌有300年、600年、甚至1000年、3000年的历史,但是这有什么意义呢?
历史别人一直都在说,你再去说就没有意义了。一定要去跟别人寻找一个不同的品牌去做,这也是洋河为什么做成蓝色、为什么要去做绵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去做跟别人有差异化的、不一样的东西。
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第二个特点:在消费者的记忆中,往往认为一个品牌是在一起的。
在消费者的脑海中,对一个品牌的认知实际上就像滚雪球,不断的滚,越滚越大。一个品牌有价值、有号召力,原因就是它在消费者脑海当中建立起了这个雪球,它在消费者脑海当中建立起了一组联想。
这个事情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滚雪球一定要有第一把雪”,这个“第一把雪”就是核心,如果没有这个核心,雪球就永远滚不起来。
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找到品牌的基因,当品牌继续展开的时候,一定要围绕品牌的核心进行展开。
如果今天说这个明天说那个,在消费者的脑海当中是留不下印象的,这个其实就是刚才说到的整合营销,只有用品牌的一个核心去决定自身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在消费者的心中积累出越来越大的资产。
消费者品牌认知的第三个特点:消费者对自己不相信的事情一定不会记忆。
在品牌让消费者认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让消费者相信自己。这一点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让消费者去感知和体验。
“绵柔”这点非常好的原因就是消费者可以感知、可以体验,一喝就知道。在业内,有很多品牌的概念、诉求,消费者是无法直接感觉到的,不可感知、不可体验的东西是不可能建立信任的。
这就是为什么当建立品牌文化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消费者的自我,如果脱离消费者的自我,甚至不以消费者的自我为前提,实际上对自我的研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一个机制
什么是品牌?品牌就是Mark。Mark是什么?Mark就是消费者脑海中对品牌的记忆。记忆最重要的机制是什么?是重复。
但是我们都知道,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是不会重复的。小时候背乘法口诀,那是没有办法的,因为我们必须要去重复;
但是品牌消费者不是这样的,消费者不会给品牌预留太多的时间去重复,也不会花很多心思在里面,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必须找到记忆最重要的机制是什么。
记忆最重要的机制就是重大事件的发生。
举个例子,今年5月12号大家都在干嘛,大家肯定不记得,但是2008年的5月12号大家在干嘛肯定会记得。其实你在做什么、在什么地方跟“512”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你却对512有着非常强化的记忆。
这就是大事件的价值品牌,一定要善于使用这种大事件的价值,这是消费者能够产生强化记忆的一个重要机制。
大事件的发生,会强化品牌在消费者脑海当中的记忆。洋河在2008年时做了一个主题宣传活动,叫“争金夺银,中国加油”。
当时品牌的推广主要是针对省内,但是直到今天,很多消费者还是会对“争金夺银,中国加油”这个品牌活动有着很强烈的印象。
因为08年是奥运会,奥运会是一个大事件,这个大事件会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这样的一个消费者促销活动,就是利用了这样一个大事件的例子。
再举一个例子,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洋河做了第二个品牌宣传活动“海天梦想,中国力量”,邀请关注CCTV国庆大典直播。
你说国庆大典会需要你去赞助吗?需要你去花钱吗?不需要,但是,这个是一个热点,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是说大事件就一定要花钱,但是有些大事情是要花钱的,关键的问题是要找到品牌的关联性,不要指望消费者在一个品牌上会花很多的时间,有很多的兴趣在一个品牌上。
借势一个大事件,品牌就会在消费者的心中形成强烈的记忆,这是我们说消费者产生强化记忆的一个机制,就是如何去强化消费者的记忆。
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两个变化
这两个变化实际上非常非常的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视一下,尤其是对企业来说。
消费者的第一个变化是消费者的需求会发生变化。
从八十年代初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过去消费者的需求相对简单,就是对物化的需求、对物质的需求。随着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于物质的需求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产品物化的需求强度在削弱,反过来消费者会越来越需要的是,以产品作为载体和工具所承载的场景和情感。
卖酒也承载了一些的场景的情感。
举个例子,早年的时候中国有在全国各地都有一个公司叫百货大楼,百货大楼就是满足消费者对物的需求,然而百货大楼却被淘宝、阿里等电商打败了。为什么被干掉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天猫和淘宝也是满足消费者的购物的需求,但天猫、淘宝、京东他们在满足消费者购物的需求的同时,成本很低、效率高、方便,因此,百货大楼在电商的面前全部被打败了。
反过来看现在,像万达这样的城市综合体,天猫和京东却永远没有办法拿他怎么样,为什么呢?因为消费者去万达这样的地方是为了找一个场景,在这个场景里面去体验这种情感,和朋友亲人一起逛街、看电影,同时买东西也不会耽误。
消费者对物质的需求在下降,对品牌承载的场景的情感在上升,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体现在洋河的品牌操作上面,就是为什么洋河今年冠名国家大剧院的新年音乐会的原因。因为它并不只是一种产品,更多的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仅仅是卖酒,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消费者的另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就是,消费者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会屏蔽,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主动搜寻。
现在想让消费者被动的接受某一个品牌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也是传统媒体为什么压力越来越大的原因。
比如你在"今日头条"这个软件看新闻的时候,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选择,不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删除,并且以后这样的类似内容就不会在你的手机屏幕显示了,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于信息选择的主动性越来越大。
洋河正在一直做的“我爱天之蓝”的活动,是一个公益和运动为主题的活动,只要你是一个热爱运动的人、重视环保的人就有兴趣参加,有兴趣就会主动搜寻活动信息。洋河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不断的积累消费者的数据。
当然,一个大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关注消费者的自我,在建立自己品牌化的时候,如果不关注消费者自我,那么品牌文化就没有意义。
从2012年到现在,行业正在处在一个深度的调整期,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当中,希望每一个企业能够更加贴近消费者,关注消费者,关注消费者的“自我”,这样做的企业,在自身的品牌塑造上,就会更加具有时代感,更好得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 您的姓名:
- * 联系电话:
-
* 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
微信:
同手机号
- * 产品类型:
- * 代理区域:
- *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