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坛是一场跟风的投机 还是名利双收的妙计?
- 更新时间:2016-12-12 09:17:47
- 7343
近些年,“封坛”忽然在酒行业中火了起来。笔者最近参加了多场企业“封坛”活动,皆是高朋满座、场面宏大,每一场封坛都被打造成为企业的高光时刻。
何为封坛?
关于封坛来历的说法,很难追本溯源,有人说是古时皇帝祭祀的一种方式,当然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被广泛的传播:在旧时中国,大户人家喜得千金,往往会买上几坛好酒,在自家地窖藏上个十年八年,以便于增加酒的醇香!待到女儿出嫁之日,再在众人面前打开封坛的陈年美酒,供众人所见证。一旦打开,十里飘香。
但是近年来,封坛,被进行了重新的阐释。它被认为是中国酒礼中最崇高的一环,千百年的酒文化积淀之中,它早已经不是一种储藏酒的方式,更是一种虔诚的信仰,和不灭的情怀,因此被历史和人文赋予了极高的价值。而封坛的载体则是“封坛酒”。封坛酒本是指用坛子装酒,坛口用荷叶包好后用泥或者石膏封好,存放起来的白酒,但当封坛被重新阐释之后,封坛酒也具备了新的意义,特别是近年高端白酒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封坛酒则再度走红,限量生产、定位高端,用于收藏、投资、赠礼或宴请的特性让封坛酒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
因此,一些比较有实力的酒业开始为封坛做成一个大典,意图展现企业优质的酿酒原料、绝佳的酿酒环境及酿酒工艺、良好的贮存环境,并增加业内关注度与曝光度。
为何钟爱封坛?
从商业角度讲,一切活动皆沾“名利”二字。
通过事件营销的方式提高企业曝光度,提升企业形象。信息爆炸的时代,眼球经济不可忽视。“封坛大典”作为企业重点打造的庆典活动必定会引发企业内外、行业内外、媒体及各界人士的关注,有关注度、曝光度就会产生知名度,甚至提升品牌的认知度。这是基于企业动作对自身发展的影响而言,一直活跃在市场中的品牌和产品更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粘合经销商。企业搞封坛,肯定会邀请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参与,强化经销商代理运作产品的信心,甚至有些企业将封坛活动与经销商年会、年度订货会结合起来办,既是给予经销商的福利也促进了产品的铺货与销售,一举多得。
疏通渠道,联动社会关系。封坛多数会借助社会企业家、商业协会领导和行业意见领袖、业内外媒体带动活动的圆满召开。这些社会关系的促进与企业的良好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活动带动销售、资金回笼。储酒封坛是企业在短时间内融集资金的有效形式,通过储酒封坛活动,彰显所储存产品的收藏、投资价值,甚至开发一款定制酒或者对封坛产品进行拍卖,都是良好的方式。
封坛是作秀大于实际?
当然,封坛潮流现象的出现能体现人们的共识:酒是陈的香,白酒具有储存甚至投资价值;但是实际上,封坛酒的意义很大一部分还在于酒之外,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中国白酒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业内人看来,“回归传统,匠心酿造”,是当今白酒发展的方向。因为当下消费者对白酒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交际,转而更加关注酒背后所带来的精神内涵。而且,最可代表当下白酒文化传承的无疑非封坛酒莫属,它所传承的工匠精神以及背后的历史,也中国传统文化在白酒行业的体现。
但是,当封坛成为流行,他是否已经沦为一场场企业的作秀行为?
首先,并不是什么企业都能做封坛的!随着市场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对于不同的活动方式,每家企业都在“虎视眈眈”,但不代表所有的企业都具备资本和能力。若是企业本身并没有历史积淀、也没有什么行业地位,即不存在文化传承问题也没有彰显行业地位的要求,那么这样的封坛不过是“劳民伤财”的一场秀。
此外,也并不是什么酒都能做封坛的!古时封坛藏酒也知道要买上几坛“高度的好酒”储存起来,所以封坛的酒质必须过关。具备优质的老酒资源是封坛的重要意义所在,理论上来说封坛应该是企业把自己最好的酒(至少也是拥有自己独特工艺产品)小批量的进行,为少数人群所享有,但是随着封坛的泛化,酒质已经难以保障更不用说工艺的传承。
封坛的泛化现象这两年越来越严重,好多达不到水准的企业、产品也都凑热闹,会导致封坛活动失去最初的意义和权威性,甚至会严重阻碍封坛活动和行业的有序发展。所以,封坛酒目前需要一则行业标准甚至法规加以规则化和专业化,成立相关鉴定团队,对封坛活动进行规范化的组织完成。另外,企业方要拒绝人云亦云,若有历史积淀与优秀的传统工艺以及高质量的产品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量身打造封坛活动,若是“无历史无工艺无产品”的三无企业,封坛虽美也请远离。
- * 您的姓名:
- * 联系电话:
-
* 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
微信:
同手机号
- * 产品类型:
- * 代理区域:
- *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