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啤酒厂这样行销,跃升业界第一!
- 更新时间:2016-11-02 09:19:50
- 4576
1920年代初期,美国施丽兹啤酒(Schlitz Beer)在业界市占率排名仍只是第五名的小老弟,却因一则故事与一句广告词,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迅速跃升至第一名,变身成为市场中的老大哥。而施丽兹啤酒异军突起的手法,也成为故事行销的经典案例。
从啤酒制造过程中,发掘故事行销题材
施丽兹啤酒是怎么做到的?当时美国广告巨头克劳德?霍普金斯在接获施丽兹啤酒委托后,并没有采取与其他竞争者相同的行销手法,陷入价格、酒精浓度的比拼旋涡中,反而要求参观啤酒厂,企图从啤酒制造过程中,找出全新的行销诉求点。
参观过后,霍普金斯对于前所未见的啤酒制造过程大感惊奇,例如,在装填啤酒前,酒瓶都要经过高温蒸气仔细清洗;为了不让帮浦和管线混入杂质,一天必须清洗2次等。接着,霍普金斯以所见为题材,写出“利用新鲜蒸气洗净过的啤酒”广告词,将提案内容聚焦在“啤酒在装填前,会先以高温蒸气洗净酒瓶”这个故事上,希望能将啤酒厂费心的复杂工序传递给消费者。
未料,此举却遭到啤酒厂商的质疑,他们认为,这些事情都是业界常识,消费者不见得会感兴趣。没想到广告登出后,却出乎意料地引起广大回响,施丽兹啤酒的营收,在几个月内攀上业界第一名。
施丽兹啤酒成功的关键在于,即使是业界公认的小事,对消费者而言,却是前所未闻有趣的故事,透过了解啤酒制造程序,进而对商品产生信赖感的消费者,就会成为啤酒制造商(施丽兹)的忠实顾客。也就是说,就算是业界常识,只要对消费者而言仍是秘密的话,就可以成为故事行销的题材。
以吸引人的故事触及消费者情感,再转化成忠实顾客
然而,时隔将近百年,施丽兹啤酒的故事行销手法,是否仍适合用于今天的市场?《为什么超级业务员都想学故事销售》作者川上彻也指出,将商品原有的价值适当地化为故事,再加以行销宣传,人们就会对它感兴趣,这种让商品畅销的根本概念,至今依然适用。
换言之,只要能够触及消费者的情感,让他们产生同感共鸣,进而激起购买欲望,购买后若商品的表现超出原有预期,便会获得消费者的支持,连带地商品故事也会经由口耳相传而广为流传,这时商品自然就能热销。
不过,川上彻也提醒,在成熟的市场中,人们不会轻易成为某商品的支持者,要想利用故事行销推销商品,不能再像过去将焦点全部集中在商品上头的故事,以免消费者很快地感到厌倦,而是要深入发掘自家商品拥有怎样的价值,找出暗藏其中的某个故事,再好好地传递给消费者。
- * 您的姓名:
- * 联系电话:
-
* 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
微信:
同手机号
- * 产品类型:
- * 代理区域:
- *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