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市场现状如何,从几大维度全面剖析
- 更新时间:2021-11-11 09:10:00
- 5195
今年,仍是酱酒热火朝天的一年,但热度背后的变化显然要比人们预测想象的来得更快一些。尤其在前不久的秋糖会上,酱酒品牌竞相争鸣与交易氛围冷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比,这一度引来行业对“酱酒降温”之势的各种揣测。那么酱酒市场现状如何呢?
在酱酒“降温”说法流传之余,眼下酱酒的竞争态势却在愈演愈烈。如果说去年是酱酒集体狂欢的元年,大有唯酱是从之态,那么,今年则是酱酒内卷式竞争的开始,而且这种内卷迹象已清晰地烙印在酱酒行业发展的各个面上,变化也在显现。
从品牌竞争来看,依稀记得去年在疫情之下,酱酒品类逆势突围的那番风光景象,一时之间,众多酒企纷纷涌入酱酒赛道,凡是沾酱便上位,让很多酒企搭乘上了快班车。但是,今年显然不一样了,消费者对酱酒品牌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会更倾向于选择有品牌、有品质、有文化内涵的品牌,行业逐渐呈现出分化之势。
从资本角度看,资本往往是先知先觉的,今年上半年,业内外资本纷纷都把触角伸到酱酒,热情似火,但在那场价格座谈会成为转折点之后,资本对酱酒由趋之若鹜转向望而却步,吉宏股份、众兴菌业先后作罢,资本在茅台镇收缩战线,看似是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但发烧式的投资热确实易给行业埋下不定时炸弹。
从渠道端来看,经销商们更为冷暖自知。有不少商家都反映,今年酱酒渠道库存的比较多,减少了向厂家进货。而囤货、囤品牌的现象也已不像过去两年那样疯狂无节制。
此外,酱酒在渠道端也在由单一渠道向多元化全渠道演进。李振江表示,现在很多人认为酱酒已经进入到下半场了,实际上半程还未真正走完,当下酱酒产业远没达到成熟化阶段,未来需要走很多的路,从价格段上,从市场营销上,从渠道上,从消费认知上,现在大部分酱酒品牌还都是商业品牌,而非消费品牌。未来,酱酒的渠道面还会不断拓宽,也一定会向着产业成熟的方式来进化。
从上游厂家来看,有两个动作值得关注。一是很多酒企都在对外宣称“长期主义”,进行大规模的扩充产能运动。另外,就是厂家都在大手笔聚焦做消费品鉴会或者建立酱酒体验中心,都有意把营销的重点放在消费者的培育上来。
从产业的维度来看,今年,酱酒行业掀起了产业整顿酱酒风暴:6月份,遵义市酒业协会、仁怀市酒业协会发布通告全面清理贴牌酒生产;8月份,仁怀市召开动员大会,将综合治理白酒“小散弱”企业,全面提升仁怀白酒行业污染防治水平。如果再算上今年8月,国家监督管理总局召开的那场白酒价格座谈会,有关酱酒整顿的官方动作可谓一波连一波,由此也可以看出,整个酱酒产业开始在正本清源,这对市场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酱酒降温虽然是现在行业里讨论较多的声音,但这显然不代表酱酒“不香”了,要“凉凉”了。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这或是酱酒冷静思考的“过渡期”,也可能是酱酒转向C端消费时代的一个拐点,我们放大“降温”不可取,也更没必要引起行业恐慌。
- * 您的姓名:
- * 联系电话:
-
* 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
微信:
同手机号
- * 产品类型:
- * 代理区域:
- *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