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水营销模式再度升级,跨界体现品牌升级新姿势
- 更新时间:2019-07-29 09:44:15
- 14473
相信大家也知道,从进入夏天开始,白酒这一词汇就一直稳居热搜,无论是前面的白酒涨价,还是现在名酒品牌的跨界营销,都在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同时,给白酒市场带来的发展新方向。近期,随着金六福·一坛好酒的“一飞”冲天和天猫的“茅台咖啡”的推出,再一次刷新了我们对于白酒的新认知。
对于白酒行业来说,跨界营销也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新得是怎么玩转跨界,实现营销升级。
以太空营销为例,虽然在一坛好酒之前,可口可乐、日本威士忌等都曾用过这招数赚取了大量流量和带动销售,但在国内,一坛好酒敏锐的商业嗅觉仍值得称道。再如刚刚提到的“茅台咖啡”,也是凭借颇有新意的“酒+咖啡”之间的冲突,和茅台品牌势能为这杯酒饮咖啡赋能,所以有了1+1>2的效果。
这些成功案例无疑是当下品牌跨界的正确姿势。但随着“跨界营销”逐渐成为各大品牌的“营销家常菜”后,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跟风之势;部分品牌决策者开始对跨界营销失去“敬畏之心”,忽视了跨界的本质和要点,跨界变成了“越界”。
比如去年年底,三星与潮牌Supreme的跨界营销,成功引发了科技圈和时尚圈的讨论;但最后却被爆出三星联名的是一个山寨的“意大利Supreme”,三星作为一个全球知名的企业,竟然与“山寨”品牌合作,让一众网友表示“笑死了”,甚至嘲笑三星“丢人”、“low”。
同样,前段时间,喜茶和杜蕾斯的跨界营销,文案为“第一口最珍贵”,海报配文为“今夜一滴都不许剩”。随后,喜茶在该条微博下评论:“你唇上始终有我的芝士”。很快引起一片哗然,负面评论接踵而至,有网友表示:“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喜茶有阴影了”,“这个广告令人作呕”。随后,喜茶不得不致歉,杜蕾斯也进行了相应更改。
众所周知,跨界营销有着自己一套严格的执行体系,不仅要考量合作双方品牌形象的契合度、共同受众的重合度,还要善用热点与制造话题,创造合适的社交分享。上面的两个外界大牌案例不仅没能实现1+1=2的效果,反而还损伤了品牌形象、被消费者抵触。
显然,当只为博眼球的“创意”跨界突破道德底线后,反而适得其反,惹怒消费者,弄的一地鸡毛;这些负面案例也为那些忙着以跨界博眼球的品牌提了一个醒,跨界营销既要尊重运营规律,也要有商业底线。
所以,品牌在策划跨界方案时,一定要驾驭好方向,改变固话思维很重要,但跨界对象的选择也要慎重;传播虽然要吸睛,但不能无底线博眼球;总而言之,品牌跨界营销时必须要考虑合作的风险,一定避免跨界不成却越界踩到“雷区”,令品牌深陷泥潭。
此外,品牌在跨界营销中还是要专注于消费者本身,专注于“我能为消费者带来什么价值”“消费者是否真正想要这种价值”。
品牌有了这样的出发点之后,才是做好了营销工作的基础,当品牌的产品和营销方案被消费者“需要”时,也就是品牌的价值所在,才能将刺激短期销售与提升品牌美誉度结合起来,让企业和品牌的影响力在跨界营销中完成沉淀。
最后,要明白跨界营销不是与一个或者几个固定的企业进行合作,或局限于某一次跨界活动就够了,建立一种可持续的有效互动机制才是最重要的。跨界对象和主题应该随着企业的战略调整而不断变化,毕竟,创新才是跨界营销的内核。也就是说,跨界必须以品牌价值为基础,做系统、做战略、做深度,而不是虚有其表。
跨界营销,不仅是一场合作,更是一次互补,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只要酒企能够“跳出品牌看品牌、跳出行业看行业”,颠覆传统思维,实行“无边际”运作,大胆借鉴、让一切为我所用,才是获得突破、实现共赢的生存之道。
- * 您的姓名:
- * 联系电话:
-
* 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
微信:
同手机号
- * 产品类型:
- * 代理区域:
- *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