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如何打造极致企业去圈粉?简单七步教你化繁为简
- 更新时间:2018-04-16 14:43:55
- 4769
近两年名酒厂家更是势浩大的投入到做消费体验营销;茅台在8个省会城市开文化体验馆,五粮液从去年开始成立酒王俱乐部,泸州老窖国窖荟也在各大城市落地.......不论是茅五泸还是其他企业,都意识到打造极致体验去圈粉价值。但体验营销说了这么多年,大家都知道:围绕品牌定位-确定核心人群-形成社群-开展场景化活动-增强黏性和深度沟通-不断丰富内容等这些教科书式的套路,从酒业营销实战老兵王阿宾总结的“七步”打造独有体验方式中找到有价值的参考。
如果从专业角度来总结就是:
围绕品牌定位-确定核心人群-形成社群-开展场景化活动-增强黏性和深度沟通-不断丰富内容。
从产品体验上来讲,昨天突然联系到了fab法则,就做了个梳理。
fab法则:产品物理属性-优势-消费者利益。这个法则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学营销应该都有接触。
第一步,尽可能多地罗列出产品的物理属性。搞清楚产品的特点都有哪些,包括酒质、口感、度数、包装、产地、工艺、原料、窖池等。
第二步,确定具有明确指向性和识别性的比较优势。比较不一定是对某一个对手的,一定要具备唯一性或者识别性,比如优秀水平、强大团队、口感舒适等这类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而应该是:唯一含xx的产品、全国前三营销团队保障、最适合饮用。比较优势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和识别,不能用一堆描述性语言,讲一堆听起来高大上、却又没有任何意义的话。
第三步,将比较优势与消费者建立关联。关于这个点,我以前经常开玩笑有个口头语——啥事啊?那和我有啥关系?就是你的比较优势一定是能给消费者带来利益的;而你带给消费者的利益一定可以感知,通过眼、耳、鼻、舌、身,分别感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关于这个问题,前段时间还和我的客户也争论过。你讲你的产品好,酒质好、原料好、工艺好、产地好,这样赤裸裸地讲就是灌输;而现在的人最不需要灌输,哪里有时间听你无聊地逼逼叨叨。如果产地好,那你就要做旅游;如果是口感好就要做品鉴;而工艺好就搞好参观......
其实,在我们生活周边,很多小商小贩在这方面做得最到位了:比如,写字楼卖按摩仪的,一般都是下午去,工作了一天了,正是头晕肩膀痛。他过来给你说先别买,试试再说,你想试试就试试,正好需要。一试,哇,老爽了!!他在旁边再给你扇点风点点火:你看,你每天这么累,颈椎肯定不好,我们这个产品就是针对……,以后你每天用20分钟,……你一听,有道理,也不贵买就买一个吧。
还有,以前火车上卖袜子的用小刀划袜子给你看、街边卖玩具的让玩具不停地跳舞、卖爆米花路过爆香,这都是做到了让消费者可感知,这比讲一万遍产品说明可是强多了。
此外,我讲一个以前服务星河湾老酱香酒的案例。当时,这个酒应该是全中国最贵的酒之一了,最便宜的都四千多一瓶。
为啥这么贵?因为这个酒是存放了至少25年以上的原酒灌装的。酒的品质好和时间是这样一个关系:醇+氧=醛+氧=酸+醛+氧=酯。一般而言,酯类物质随着时间增多,酯类物质因为是这几个物质叠加起来的,所以分子比较大,形成酯类大分子团。酯类大分子团,一方面酯类呈现香、一方面大分子团不易被肠壁吸收,不易醉,所以酒好。(这里面,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大家无需纠结,我们只是为了说明今天的话题)
他家是如何直观呈现这些特点呢?要说大分子团不易醉,想到丁达尔效应,就用手电照射装满酒的酒杯从下往下,会形成一道光柱,而不是水这样的小分子因为折射光发散开;比如,讲纯粮酒就用火点燃酒烧完后闻道酒糟味没有任何残留;他家发明了光鉴、火鉴、冰鉴,消费者可以直接感受到,消费者就觉得很有意思,而且很容易参与很容易识记。
反过来,假设你给消费者将大分子团,讲酯类物质,他们是记不住的。如果理解不了,太高大上,就脱离了他们的认知。结果两种情况:一种是盲目的赞,有人问就说挺好的,厉害。因为具体讲的啥忘了,反正挺厉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看不起:他家啊,就会吹牛逼。
第五步,场景化。这是这两年比较火的一个词了。在我看来,要根据消费者消费形态设置场景化,可以像泸州老窖窖龄酒那样再造场景——名企访教室。另外,更可以融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中,比如按摩的没有建一个按摩屋而是到你的办公室,在你累的时候给你按摩,这时候最容易感受到这个价值,也乐意接受你的体验。
场景是什么?打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问:你和你男女朋友第一见面是什么样子的?那么这个时候你的脑袋里有没有一个画面?我觉得那就是场景。
简而言之,对于我们酒的应用,场景分为两种。一种是酒本身的消费形态:聚会、婚礼婚宴、家庭聚会、升迁乔迁宴这类的;另一种是目标人群的生活学习工作场景,比如窖龄酒的目标人群,学习场景化——精英教室和精英名企访问。那么大家可以回头想想,我们做酒的时候,有没有运用这样的场景?
第六,仪式感。仪式感,是个好东西;有仪式感,才能有传承。
我过年的时候发了个朋友圈,现在过年为啥越来越没有意思?就是因为过年的仪式的东西被我们统统抛弃了。过年,不再给老人磕头拜年、不再挨家挨户送礼、不再放烟火炮竹、不再守着一起吃年夜饭、不再看春晚,便捷的手机、交通工具和新思想,把这些东西简约化、再慢慢遗弃。因为南方还有划龙舟,北方之前必须吃粽子,后来省事就买着吃、买着吃买着吃就觉得没啥好吃的,慢慢就有人不吃了。那么端午节没有了龙舟和粽子,你还过个什么的端午节,那和礼拜天唯一的区别就是它不是星期日。
仪式感:决定了这个价值体验的形式能否会不断优化和持续下去,比如一口三杯的形式、源源不断的形式、内蒙古唱歌敬酒献哈达的形式,只有形成仪式,才会让消费者更深刻的体验,我们的体验也才有了迭代的载体,不断优化。
比如:山东人喝酒醉讲仪式感。座次,必须主陪、副陪、三陪、四陪。主宾、副宾,座次分明;敬酒,必须先主陪、再副陪、再三陪、再四陪,主宾回敬;敬酒,321123,都有说法。这就是仪式,谁来也是按规矩来。第七,迭代。就是不断优化每个环节对核心要素的表达,让每个环节的表达越来越好。
另外,关于内容,我觉得非常非常重要,我们都自以为的找了很多路径去找核心人群,我觉得那些都是术,关键是你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把自己能提供的那样东西或者内容做好,很快就能聚拢起来人了。NBA就是比CBA能吸引更多球迷,是因为确实有看头!是吧,所以根本上,还是要做好自己。
做好自己!这是根本!
研究老窖后,七步打造独有消费体验方式,教你化繁为简。
- * 您的姓名:
- * 联系电话:
-
* 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
微信:
同手机号
- * 产品类型:
- * 代理区域:
- *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