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川:走出去的中国白酒应该让世界看到我们的文化自信
- 更新时间:2018-04-08 16:34:47
- 5643
白酒在我国已经流传很久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酒的历史。和其他文化一样。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白酒文化,展现中国白酒的文化自信。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岳川先生表示文化自信的实质就是对本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
中国的白酒、黄酒和国学、国医、国乐、国画、国书一样都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元素。尤其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所以它是跟中国的仁、义、礼、智、信都紧密相关。酒和仁相关,它强调和为贵。酒有义,所以义博云天的《三国演义》里有一杯浊酒。中国的礼仪更是讲究无酒不成欢,无论百姓婚丧嫁娶,还是国家的重大庆典,也包括泸州老窖的封藏大典,都要有酒。智,舌战群儒要酒,构思诗文要酒。我相信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一定得喝酒,苏东坡写书法更是需要酒。最后是信,我们签订协议的时候必须要酒,举酒相欢。所以中国的酒文化渗透于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又集中代表了中国国学生活化的一面。
因此他提出,中国名酒既然是民族传统产业中发展比较好的,就应当积极承担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责任,让中国的文化自信具体可感。而酒代表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时也是代表中国文化的人品、酒品和我们的一种文化自信。
他介绍说,中国的酒应该有文化自信。他去过全世界50多个国家,也喝过很多国家的酒,个人感觉都远远不如中国的国酒。无论亚洲的清酒、真露,还是西方的威士忌、白兰地等。在王岳川看来,国外的酒有他们自己的特点,但都不足以涵盖中国仁、义、礼、智、信的文化,尤其从酒的内涵和外延,从人品如酒品的体悟等,都不如中国的酒。
中国的酒文化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就在宣传着中国的文化,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时候,她们就会对中国的文化产生兴趣,酒文化的自信就自然而然的树立起来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必然会带动着中国白酒的文化自信。
(文章转载自”中国网·中国酒频道”,如果不希望本文被转载,请联系小编删除)
- * 您的姓名:
- * 联系电话:
-
* 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
微信:
同手机号
- * 产品类型:
- * 代理区域:
- *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