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十次手,不如喝一顿酒
- 更新时间:2017-07-04 11:15:52
- 4517
有句老话:与人交往,握十次手,不如喝一顿酒。
握手只是礼仪,酒是知已饮,将人的情感托起。与其冷冰冰地握手,不如热乎乎地喝酒!
与人交往喝顿酒,可带来欢乐,拉近距离。
好酒好菜一桌子,好言好语一箩筐。三杯两盏下肚,情绪高涨,欢声笑语,手舞足蹈,气氛热烈,陌生感顷刻间化为乌有。敬酒,劝酒,拼酒,轮回酒,共庆同饮,频繁的互动与言语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亲切感油然而生。
于是乎,“饮中八仙”长安酒会被誉为古今酒局。试想文人朝臣齐聚一堂,觥筹交错满座尽欢,让口诛笔伐、虚与委蛇走开,只是纯粹的诗酒会友、痛快畅饮,这样的热闹怎不让人满心愉悦?
与人交往喝顿酒,可识人品性,所谓酒品如人品,酒风看作风。
在酒精的刺激下,平时不善言谈的人变得口如悬河,乐观开朗的人变得多愁善感,文质彬彬的人也有可能变得丑态百出。平时性格中隐藏的一面,就这样暴露在众酒客面前了,酒后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了。
喝酒之人有五种境界:
一为酒徒,嗜酒如命,有酒必喝,奈何酒量不行,逢喝必醉。酒徒饮酒之时,没有品位,遇酒就喝,哪管这酒好不好;酒徒饮酒也无定力,不懂得克制与量力而行,醉后更是毫无形象。
二为酒鬼,爱喝酒酒量也大,但是没什么酒品。一般人灌不醉酒鬼,但若遇上高手,也是必醉无疑;酒鬼醉后一般会失去自制力或借酒生事,难登大雅之堂。
三为酒圣,爱酒亦懂酒,酒量却不必大。酒圣对酒文化、酒品质有自己的见解,懂得饮酒的理解、方法;酒圣是不会每饮必醉的,常常能很好地掌握饮酒的度。
四为酒神,懂酒爱酒还很能喝。酒神不轻易喝酒,要喝必喝有品位的酒,而且还能喝出品味来;酒神海量之身,一般好酒者难以企及,喝完亦是潇洒自如。
五为酒仙,酒量非凡,而且喝什么都是酒。酒仙酒品高,对酒了解为非常刻,却已不再在乎酒的品质,只在乎喝酒的心境,喝酒后亦能达到忘我的境界。李白就是这样的人,“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还有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喝一顿酒,酒可知这人值不值得来往、交心。所谓良师益友,酒圣、酒神、酒仙之流自是更受人尊敬,能得一酒圣、酒神或酒仙作为酒友、朋友,那是较为幸运的一件事。
所以,握十次手,不如喝一顿酒是很有道理的。想要快速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去喝顿酒吧;想要讯速地了解一个人,去喝顿酒吧。
- * 您的姓名:
- * 联系电话:
-
* 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
微信:
同手机号
- * 产品类型:
- * 代理区域:
- *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