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河换帅后,全新林河的重生之路
- 更新时间:2017-06-20 08:54:49
- 6408
河南林河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河)眼下正以新的面目悄然走向市场。商丘当地上海联华超市老板刘卫军已于去年6月出手租赁了林河,“掌舵”林河已有半个年头。显然,半年经营的实践操作,让刘卫军看到了林河这一老品牌的潜在价值,决心以产权收购的方式完成林河的资产重组。林河能否重振雄风,不仅与新资本的实力、战略决策有关,更与市场环境有关。因此,眼下,除了摆在新资本面前的市场重启的技术性难题之外,林河重整河山的考验正在路上。
资产清核完成
这一次,林河重组赢得了产业资本的认可。
“目前,会计与律师等中介机构进场,完成了(林河的)清产核资工作。”2月4日,林河总经理助理、宣传部部长周文和告诉记者。这标志着林河资产重组获得了一个新的机会窗口。
据介绍,这一次,收购林河的产业资本是商丘当地上海联华超市的老板刘卫军。刘为何看中了林河,他的实力何在?记者联系刘无果。周表示,刘去山东考察市场,要在山东建立一家直销店。
记者欲进一步了解刘的背景,多渠道联系仍未果。低调与实诚,熟悉刘卫军的当地人士如是概述。而其不仅拥有商丘市十余家上海联华超市,而且还是当地地产界的实力派。
“拥有产业实力与地脉背景,正是林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河实业)看中刘卫军重组林河的关键因素。”当地人士向记者分析。
林河实业系2009年6月由商电铝出面成立的重组林河产业平台,其作为商电铝职工股东代表对林河资产进行重整。林河实业重整林河的确切动作是引进战略投资者,以“租赁”的方式再次把林河托管出去。
据了解,去年6月,租赁托管林河者进入林河,而租赁者正是眼下收购林河的刘卫军。
半年经营,刘卫军从林河租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经验与认知,让其决定全资收购林河呢?
周并未作出全面解读,仅表示:“年前,我们去山东考察,山东一个县级市的酒厂,只做区域市场一年就卖了5亿-6亿元。”周言外之意是,白酒市场消费潜力巨大,何况林河这么一个曾经辉煌过、曾经影响过全国的豫酒知名品牌呢?这从一个侧面印证刘运营林河的信心昭然。
刘收购林河价格几许?
林河人并未给出具体数据。但是,溢价收购的可能性比较大。据了解,2007年,前林河董事长凌洪武与商电铝职工一同“买断”了林河的国有股权,花费达7000万多元。5年之后,刘卫军接手林河,林河的资产净值显然经历了此消彼长的过程。比如林河位于商丘城郊区的林河二厂的土地肯定会增值,但是,林河商标信誉价值肯定会缩水。
毕竟,5年来,未能实现重生的林河品牌正在一步步遭遇市场减值。不过,林河产权拥有者显然会希望高溢价出让,而刘当然希望折价收购。可能会有“价格差异”,但是,双方达成收购协议的意愿强烈。
“收购进程可能会很快。”林河人乐观评估,但是,并没有时间表。
新资本成色
新的产业资本进入林河,这一次会与上一次有何不同?能否给热盼林河复兴的人们以期待?现在尚没有答案,但是,观察刘的运作或许能够窥见其未来的复苏与成长的可能性。
记者留意到,林河已于去年11月初启动了在林河原址——商丘睢阳区宋集镇林河村的原酒生产。对此,刘卫军在接待前来参观的当地政府官员时表示:“林河一定要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来赢得市场、赢得效益,这是林河复兴的根本,更是林河提高市场竞争的力量源泉!”
来自林河网站的介绍,商丘市宋集镇林河村(古称酒村),位于商丘古城东南45公里处,气候湿润,水质甘洌,自古就是著名的酿酒之乡。与其毗邻的名酒有宋河粮液产地宋河镇,还有古井贡酒产地安徽古井镇。
解读刘此举含义的背后,人们能够看到新资本的战略考量:脚踏实地做产品,充实林河品牌内涵。
这显然与擅长资本运作的前一任林河董事长凌洪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了解,本欲重振林河雄风的凌洪武在取得林河决策权之后,大手笔运作林河创新产品——三香和谐酒。酒界名师操刀开发、著名影星代言、知名营销公司操作、全国市场铺货等一系列高规格运作,足显林河重拾市场之气势,然而,叫好不叫座,林河遭遇市场滑铁卢,从此一蹶不振。
同样从新产品入手,这一次刘的运作,显然抓的是产品的源头,而不是产品的市场,这样“虚”与“实”之间高下立分,足显产业资本的务实本分特质。
据介绍,目前,林河从着手原酒酿制开始,以林河品牌为依归,已开始研发新产品,包括金钻、银钻、青花瓷等系列新酒品,回归林河系的意图明显。这也突显出林河真正回到了产业的原点。
在新产品的技术开发中,技术回归的线路也清晰可见。聘请林河酒老技术人才“回家”,重拾林河老口味的意味浓厚。
而打开林河消费市场之举,或许也透露出了重新出发的信息。这体现在林河从中低端市场入手,打“农村包围城市”之战,从重拾林河辉煌时期在豫南信阳、南阳以及豫北新乡等地的固有消费者群体开始,重整自己的“根据地”。
注重林河人自己管理团队,也被周文和视为新资本的务实稳健之意。“短期内不带一位身边的人进入林河管理团队,依靠现有管理团队经营。”
重整林河样本价值
循着林河重整线路,人们能够发现新资本的战略决策与以往的战略有着显著差异,这或许给产业资本救赎提供了可以思量的价值。毕竟,围绕林河的拯救给出了鲜明的镜鉴样本。
豫酒从国有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重整之路仍然没有完成,不过,大都处于收尾之时。以往以租赁承包的方式实施市场机制托管的办法,曾被豫酒企业广泛运作,可是,随着市场对产权制度的认可,在高度竞争的市场面前租赁模式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比如以宋河、仰韶等为代表的豫酒已通过产权私有化,或正走在产权私有化的道路上。
作为豫酒知名品牌林河,在此轮国有体制改制中,选择的道路直截了当,没有租赁承包经营,而是采取彻底的产权私有化,这从理论上林河要比同地的张弓酒更具有竞争力,因为产权问题解决之后,产权所有者在经营管理上肯定能够放开手脚。眼下,张弓的经营方式仍然是租赁式经营。可是,事实上,为何林河未能充分施展产权优势,反而受制于产权私有化而沦落呢?
这就要观察林河产权私有化的路径,以及林河拥有者的操盘能力、操盘战略等。
彼时,林河国有产权的购买者有两大股东:一方为香港九富通公司老板凌洪武,一方为商电铝职工。两大股东在运营林河上达成了妥协,由凌操刀。而实际控制人为商电铝职工,这样在决策经营上,有共识也有分歧,虽然双方在战略上保持一致,但是,在具体的战术上却操作失误,导致全盘皆输。
接近林河决策者的人士给记者分析,股东之间如果在经营决策上产生意见分歧,导致决策犹豫,甚至决策偏差,这也是影响决策效率的主要因素,“众口难调”是决策中的大忌,这或许成为林河失误的诱因之一。
“企业要一个声音说话,行动要保持一致,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在执行中领悟,这是做企业的准则。”
因此,这位人士对林河当初选择产权私有化的方式完成改制,并不是林河最好的改制方式的说法并不认同,“关键的还是股东之间的默契”。事实上,人们可以观察到,豫酒走产权式收购的方式有运作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走租赁经营之路的豫酒也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
那么,现在林河产权归一,由刘卫军100%持股,这解决了决策失调的难题,是不是就能够实现林河的崛起,仍然不容乐观。毕竟,产权只解决了所有者问题,并不能解决所有者如何制定并执行战略规划问题。
林河重生考验
据了解,将要进入林河的产业资本,不仅搞地产开发,还经营商超,其产业运作经验虽然不能复制到林河经营上来,但是,管理与风险控制的经营之道是相通的,这能够补偿经营林河的市场管理经验。
周文和对刘进入林河充满了信心。这体现在刘有经济实力,商超经营不仅能够提高现金流,而且商超还能够为林河市场营销提供平台。而刘进入林河之后,不仅从运作上让人看到了稳健经营的特色,而且其运作方式获得了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与认可。记者在林河网站上看到,春节前夕,商丘市及睢阳区政府官员不约而同地到林河参观考察,给林河重生带来了信心,期待林河重拾市场的希望与热情溢于言表。
睢阳区政府也把“擦亮老品牌”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林河重整也纳入到了政府的建设日程,“这将为林河重新崛起创设宽松的经营环境”。
应该说,无论从经营者本身的作为,还是经营林河的外部环境,都为林河重生铺垫了良性的发展平台。现在影响林河发展的现实课题为产业竞争环境的变化。
林河人给记者一个假设,如果说2007年林河改制之后,抓住当时的发展机遇,那么,林河就不可能会遭遇如此困顿的局面,区域酒业市场格局就不会如今天这般让区域内的其他酒企获得如此大的市场份额。据了解,在商丘这个酒企必争之地,当地酒张弓以及新近崛起的皇沟酒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而林河则归于沉寂。
那么,在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内,林河如何重新打入市场,并重获消费者信心,这一课题对林河复兴的考验正在脚下的路中。不过,人们有理由期待林河能够重生。
- * 您的姓名:
- * 联系电话:
-
* 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
微信:
同手机号
- * 产品类型:
- * 代理区域:
- *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