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同:从酒业大商到文化大家
- 更新时间:2017-06-11 14:38:29
- 5503
对于做酒文化,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都认为这是生产企业的“功课”,鲜有经营者对这项工作有深入了解与见地,甚至很多经营者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定义为“糊口”的技能,但许大同是个例外。
许大同在白酒圈里有很多标签,山东鲁供糖酒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国酒茅台酒品鉴收藏馆馆长……但所有这些最终都汇聚成为一个品牌故事——茅台的收藏。他是茅台最执着的经销商,也是茅台最好的宣扬者。
传统思想,成就收藏大家
许大同愿意跟别人分享自己在那个物资匮乏,出行不便的年代下梁山上仁怀的故事。这并不是摆老资历,而是成就他如今所有身份的起点。跟那个时代的所有采购员一样,当年许大同舟车劳顿十多天,才从山东到达贵州仁怀。虽然已经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但对于秉承传统酿造的酒厂来说,创新意识并没有越过赤水河,而这丝毫不影响它所具备的文化与形象,这深深打动了当年初出茅庐的许大同。
“从一开始工作,我便接触酒,一路走来,酒不仅为我带来了财富,更多的是丰富了人生,增加了阅历。”酒中蕴含文化,自然也蕴含着人生的点滴。许大同的成功来源于对一个品牌的执着,而这份执着的初衷,来自一个家庭的故事。
“1984年要过春节的时候,我给父亲带了两瓶茅台酒,老人家十分喜欢,却只坚持喝一瓶留一瓶。”老一辈的做法在那个年代是十分常见了理由,庆祝总伴随着分享,却要保留念想,而这正是许大同收藏的开始。在许大同眼里,老父亲的人生哲学为他启迪了做酒不单单是生意,这其中蕴含了很多文化与历史。收藏茅台也就伴随着许大同的卖酒事业一起拉开了序幕……
早年间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收集茅台酒更多是靠偶然机遇,因此在产品年代方面并不系统,每瓶酒都来之不易,都要花费一番心血才能得到,那种如获至宝的感觉是难以忘却的,其实这也是收藏的一种乐趣。许大同的这份收藏心得,其实源于一个最淳朴的中国式家庭对传承的基础,而这份成长中,恰恰是茅台这个品牌参与了其中。随着收藏酒的数量越来越多,2005年许大同就萌发了想建设一个私人茅台老酒博物馆的愿景,这一想法最终在他的行动中成为了现实。
在济南市经十路路口,有一座特别气派和别致的三层楼房,这就是许大同的茅台酒专卖店和老酒收藏纪念馆。在车流不息的经十路上,它闹中取静,却有着自身不服输的异彩吸引着消费者的到来。专卖店门前有一块供人们休闲的花园,这在寸土寸金的省会济南并不多见。许大同说,这样布置和装饰也是为了凸显国酒的尊享地位,并非哗众取宠。一楼作为国酒茅台的专卖店,服务与大众消费市场,二层和三层是茅台老酒收藏纪念馆,大量的名酒收藏其中,给人进入艺术宝库的感觉。品鉴老酒的场所,布置得清新优雅、古色古香。在这里,有小桥流水般的清静,有花开花落般的和谐。闲暇之时,约三、五好友,围桌而坐,品品老酒,让大家领悟到国酒的余韵和文化,实在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在商言商,对品牌忠诚如一
如果你觉得许大同做的这些还只是“表面文章”,就大错特错了。与茅台携手三十多年的“老资历”,并非是空有时间的积累,在与茅台合作日渐加深后,许大同不仅开始为自己所代理的产品进行本地区的推广,更开始与茅台的命运休戚相关,以至于茅台历任领导都与许大同成为朋友,他自己更成为茅台有发展历史的见证者之一。
如今遍布全国各地的茅台专卖店,最初却是由山东起家的。这点是不是很意外?1997年以前,茅台酒厂的政策是依托商超开专柜,许大同向厂方争取到搞专卖店试点的政策。他利用山东供联糖酒有限公司(山东省供销社的前身)和供销系统的特殊关系,召集全省各地市县供销社领导开会,借助各地供销社的网络开设茅台专卖店。同时,以加盟连锁的形式发展商业系统和个体工商户。由于专卖店业绩佳、利润高,吸引了很多有实力的经销商加盟,网络遍布山东各地。许大同将专卖店当作茅台产品的形象窗口,在宣传、管理、经营上潜心打造,使业绩不断创新高,曾创下了一个单店一天销售额达到40多万元的惊人记录。
为了对专卖店进行规范管理,许大同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在体制上建立起以山东供联为龙头的股份制企业,各专卖店独立运作,自负盈亏,但必须接受山东供联的监督管理;在专卖店方面,他推行“八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装、统一宣传、统一信息反馈等,从形象、管理、质量、服务、宣传等方面下功夫,打造茅台窗口工程。很快,山东供联旗下的茅台专卖店不仅在山东“有口皆碑”,更成为茅台专卖店在全国的一面旗帜。在一些酒业专卖店频频叫苦寻求转型的今天,许大同的茅台的专卖店里依旧是前来店内采购的人络绎不绝。
除了理性的管理,人性的培育更使得这里的工作人员对专卖店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员工的眼里,许大同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许总给我们的感觉就象自己家人一样”采访中,一位专卖店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酒业》记者。与他的员工交淡,你能感受到一种对事业奋斗的热情,与这个浮夸的时代相比,更朴素。也许正是许大同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群忠实的追随者,向着同一目标努力。
大众时代,书写品牌故事
“我经营茅台30年了,还从来没有卖过假酒。”这是让许大同感到最自豪和欣慰的事。“从山东鲁供出去的产品,没有一瓶假酒,没有一瓶出现质量问题,因此,我们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了高度的信誉,这也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多年以来,山东鲁供糖酒公司净化茅台市场环境的力度大、手段多。除了配合厂方打假队伍的工作外,许大同还推行了“名酒保真,商品保值,质量保险”的“三保”措施,运用厂家、商家和政府的手段,每瓶酒上除了茅台酒厂印的防伪号码外,还有山东省质检所核定的防伪标识,消费者能明白消费,放心购买。山东鲁供还和当地技术监督局联手,定期或不定期到各专卖店、名酒专柜、酒店等巡查监督,并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承诺凡是从茅台专卖店卖出的商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除了获得厂家“假一赔十”的赔偿外,还可得到保险公司的理赔。如今,鲁供属下的各个专卖店和名酒专柜成了消费者举报假冒产品的投诉点,甚至成了消费者鉴别真假茅台的“权威机构”。消费者从其他渠道买的茅台酒,总要拿到山东鲁供的专卖机构来验证。
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消费者买到货真价实的茅台酒。许大同决心用自己对茅台的了解,出一本书,让消费者更简单明了的鉴别茅台,在消费于品味间看懂中国白酒的历史,了解中国白酒的发展。
一本书,代表了一位酒界见证者的心。面对着每个字,许大同都有一份寄托。“乱世买黄金,盛世藏白酒。“这套书从茅台酒鉴藏的角度展开,我更希望借助这本书,能够让大家真正理解白酒收藏的内涵,并从收藏一瓶白酒开始,用心去理解和解读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千年的白酒文化和历史。文化是消费的根,中国白酒恰恰是最根红苗正的文化,让白酒文化引领白酒消费,这是我要做的事情。”
为了这本书的出版,许大同再一次踏上了行程,如同三十年前一样,只不过这次目的地不再仅仅是贵州仁怀,而是更多具有茅台故事的地方。他去拜访老收藏家、酒业泰斗、曾经在茅台工作的老员工、地方上的老领导,甚至远赴重洋去美国感受诞生茅台世界荣誉的地方,这些碎片记忆在他的笔触间形成了茅台一路走来的形象展示。
许大同身上,有着父辈们对社会奋斗的执着感,有对时代发展的阅历,也有对事业与未来的雄心。白酒泰斗梁邦昌对他的评价恰如其份:国酒因你而辉煌,行业有你应感恩。
- * 您的姓名:
- * 联系电话:
-
* 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
微信:
同手机号
- * 产品类型:
- * 代理区域:
- * 留言内容: